美国到底登月了吗?(你身边喜欢找借口的人都有什么特点?)
美国到底登月了吗?
欲知“美国到底登月了吗?美国登月是真的吗?”,
请看下文:
“美国的登月是不是骗局?”
登月,一直是人类的梦想,嫦娥应该是人类登月的第一人(在神话传说中,嫦娥吃了西王母的仙丹后奔月的,相当于借助了神仙的力量),但属于个人行为,并且嫦娥登月后再没回来,和人类划清了界限,对人类来说“遥不可及”。但美国的“登月计划”是美国总统肯尼迪在1961年正式宣布的:60年代末,美国要把人送上月球。
1969年7月16日上午,在美国肯尼迪角发射场,“11号”飞船由“土星5号”火箭载着点火升空,实现了人类首次登月(没有借助神仙的力量,完完全全靠人类的技术和力量)。美国时间16时17分42秒,阿姆斯特朗的左脚先踏上了松软的月球表面。随后,他拍摄了奥尔德林飘落月球的过程。他们在月球上插了一面美国国旗,装了一台测震仪、一台激光反射器等等,他们在月球上总共呆了21小时18分钟,并且带回来22公斤重的月球表面土壤和岩石标本。1969年7月25日清晨,三名航天员乘着“11号”指令舱降落在太平洋中部海面,实现了人类的登月梦。
美国总共登了六次月球。
国际法规定:无主地与领土有“先占”(也就是“占领”,不是指战时的占领)的对象是“无主地”(无主地只能是尚未为任何国家占领,或无人居住,或土著居民尚未形成为部落的地方)的原则,美国授意宇航员在踏上月球时的现场直播中说:“月球属于我们美国的”,但到达月球后,宇航员却说:“我们是为和平而来的”。这里面的原因,咱们下篇要讲到,现在暂且不谈。
有人会问:“美国人也太自私了,不是有月球协定吗?”
没错,月球协定是1979年12月5日联大通过,18日在联合国总部开放签署,1984年7月11日生效。而美国登月是在1969年7月16日,况且美国不是月球协定成员国,自然可以不遵守这项条约。
过了三十多年,以美国人戈尔多为代表的一些人分析了登月的录像和照片后指出这些录像和照片是在地球上完成的,原因如下:
1、照片中影子的朝向有两个方向,但是太阳只有一个方向;
2、从录像中看到宇航员在月球表面行走和车轮弹起的石块速度都和在地面一样,但月球的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违背了常识;
3、月球上没有风,而照片中宇航员插上去的美国国旗是迎风飘扬的;
4、照片画面中没有看到星星。
还有,比尔·凯恩教授参与了计划工作,写了《我们从未登上月球》这本书。
从而得出结论:登月是骗局。
尽管美国有相应的辟谣,但很牵强附会,不能彻底打消人们的质疑。
也有各方面资料显示:登月是真实的:
1、2008年7月20日,美国副总统戈尔在纪念人类首次登月30周年仪式上,向当年乘“11号”在月球上登陆的3名宇航员授予了“兰利金质奖章”,表彰他们为航天事业作出的贡献。这多少表示了美国对此的态度;
2、参与“计划”的80几个研究所、40余万科技人员、200多所大学、2万家企业中只有比尔·凯恩教授提出质疑,难道其他人都被“收买”了?显然不现实,也不可能;
3、当时正处于美国和苏联的“太空争霸”时期,这么明显的常识性问题,怎能瞒过苏联的科技人员和苏联的间谍?
4、当时在,美国不惜用月球土壤交换的马王堆女尸头发。咱们不卖,也不交换,总该有个理由吧。不可能一句话:不卖,也不换。给人家一个“烧鸡大窝脖”,也显示不出咱们大国的外交风范和手段。当时回复美国,我记得很清楚,也展示了周总理的外交风范,让我们回顾一下:
美国:这是月球上的土壤和岩石标本,代表最先进的科技,许多国家都梦寐以求。
周总理:马王堆女尸距现在2千多年,从现在起,我们登月球用不了2千年。
所以,拒绝也需要技巧和风范,让别人知难而退。
管中窥豹,略见一斑。可见美国当时和很多国家都有这种“交换”,如果是骗局,那么,以后美国如何在世界立足,那就会从“世界警察”变成“江湖骗子”;
5、很多国家的科学家都分析研究过“”宇航员从月球带回来的土壤和岩石标本,但没有科学家提出质疑。
从而又可以得出结论:登月是真的。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搞糊涂了?
下面咱们再看看登月宇航员的反应,耐人寻味:
1、阿姆斯特朗30年来一直保持沉默,拒绝参加任何记者招待会、签名或合影。
2、2014年9月14日,巴兹·奥尔德林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我不需要回应什么‘登月骗局’,我当时就在那里。”
从中你是不是发现了什么?
宇航员是承认登上了月球,但不需要回应质疑,也不参加相关活动。是不是?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
美国的登月不是骗局,是真实的,宇航员带回来的月球土壤和岩石标本是真的,这是毫无疑问的。
但宇航员不回应质疑和不参加相关活动,又说明了宇航员有难言之隐,那就是:大家看到的照片和录像不是在月球上拍的,是后来制作的。正如大家所质疑的一样,是在好莱坞摄影棚中制作的,而在月球上拍的照片和录像就根本没让“外人”看。正是这个原因,让宇航员没法和大众亲密互动。所以,奥尔德林说:“每个有能力的国家都希望把自己的人送上月球,以此显示他们的技术成就。美国不应该跟其他国家竞争,我们已经去过那里,知道怎么实现载人登月了,我们可以派机器人去干月球上的活。”也就是说,不用我多说什么,你们到月球上看看就明白了。
那么,“”上的宇航员到底看到和拍到了什么?美国为何不想让世人知道?为什么作为“太空争霸”的死对头苏联,也要为美国保守这个秘密?一连串不可思议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惊天”秘密?
想要知道这些,请看下篇“美国登了六次月球,为什么突然不登月球了?”
你身边喜欢找借口的人都有什么特点?
你好,很荣幸能回答你的问题。
我个人觉得借口的本质就是逃避承担责任,为自己开脱,或是大肆抱怨、责怪,认为一切都是别人的问题,自己才是受害者。
我周边喜欢找借口的人都有这样的特点:
第一,自私。
很多自私的人都会秉承着“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若危及到自身利益则会以自身利益为先,为此造成的错误,都会找借口为自己掩饰。
第二,极端。
思想极端的的人,在某一方面永远都会觉得事情就该这样做,事情的走向就该这样走,因此他们会坚持己见,即使自己是错误做法也会为自己找借口。
第三,自负。
很多喜欢给自己找借口的人都觉得自己很有远见,有能力,能别人所不能,即便是自己有错也不会觉得是自己的问题,借口多多都是别人的问题。
第四,不诚实,不讲信用。
不诚实,不讲信用的人也是很喜欢找借口为自己圆谎。
现在的数学有逻辑漏洞吗?
现在的数学,严格地说是肯定有逻辑漏洞的!
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
………………
这里的漏洞,并不是说能让整个数学大厦不稳的漏洞!这么严重的漏洞,目前没人知道存不存在,现在的数学体系,至少可以保证目前使用范围是足够严谨的!(是足够)
………………
在这里,我觉得有两个与此问题有关的数学问题!
第一是逃避不了的是——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第二是个著名的数学难题——黎曼猜想。
………………
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
二十世纪初,以希尔伯特为代表,当时最优秀的数学家们,提出了一个宏大的计划!就是利用一些简单的公理作为基石,构建整个数学大厦,大厦上的所有数学问题,都可以利用公理的严格推理得到证明或者证伪,就如欧氏几何由5条公理构建一样完美!
………………
然而好景不长,没过几年,哥德尔提出了震惊数学界的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内容自行百度),说简单点,该定理指出了,一切包涵初等数论的数学系统,完备性和自洽性是不可能同时满足的!
也就是说,我们的数学系统,要么是不完备的,要么是存在矛盾的,两者只能兼顾一个!
………………
最著名的数学系统,欧氏几何也逃避不了不完备性……第五公设问题,我们已经知道,是不可能在欧氏几何内得到证明或者证伪的!
………………
第五公设,严格上不能作为的公理,因为这个公设,我们可以认为为真,从而得到欧氏几何;也可以认为为假,得到黎曼几何!换句话说,欧氏几何的第五公设,可以在更高层次的黎曼几何下得到完备,但是不能在欧氏几何内得到完备,这也算是不完备定理的一个例子吧!
………………
当今的数学家,是如何解决数学中的不完备的呢!
引用某个数学家的名言(好像是希尔伯特,但是我不确定):数学家们把羊群圈起来,构建了围栏,这些围栏,可以保证羊圈外面的狼无法进入围栏内,但是我们不知道,在围栏围起来之前,是否有狼已经混在羊群中!
………………
这些,其实都是哥德尔不完备定理在作怪,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提出,彻底粉碎了数学家的美梦!难怪后来的数学家会说“上帝是存在的,因为数学无疑是相容的;魔鬼也是存在的,因为我们不能证明这种相容性!”
………………
所以我们的数学系统,如果你选择了自洽性,那么完备性就不能满足!
如果你选择了完备性,那么必定存在矛盾!
两者只能选其一,数学家的解决办法是,把完备性和自洽性推给更高层次的理论,而且是无限推下去,来保证某个数学系统的完备和自洽!
比如第五公设,欧氏几何推给黎曼几何,那么黎曼几何又可以继续推给更高的数学系统,这样循环下去!
好比推卸责任一样,学生把责任推给班长,班长推给班主任,班主任推给校长,校长推给教育部部长……永远下去,保证自身没有问题,但是这毕竟不是解决矛盾的办法,因为问题还是存在的!
………………
还有就是大名鼎鼎的——黎曼猜想!
……省略,不想说了
北大教授为什么和流浪地球杠上了?
谢邀。
我估计可能有以下原因:
其一,蹭热度。北大教授不在流浪地球播出的前几天发表议论,却在电影票房达到了20多亿后才发表高论,有蹭热度之嫌。
其二,秀肌肉。北大教授从众多观众都没有注意的细节入手,吹毛求疵般地展示自己专业的知识,达到的效果似乎也只是恶心了已看过电影的观众,对电影本身影响不大。
其三,好心办坏事。北大教授也许出于想帮助电影更完善的善良意愿,希望电影人在科幻电影上更上一个台阶,但事与愿违。流浪地球作为首部科幻电影大片,受到了观众的喜爱与呵护,正如一切美好的东西,初生的时候被人们宠爱多一点,符合常情常理。多点善意,多点宽容,才符合大众心理。简单粗暴的批评只能引起人们的反感。
综上所述,我觉得北大教授蹭热度的嫌疑更大一点。